• 新闻类别

    中国红外探测技术发展

    青嵘科技新闻中心    发布者:10000    有 3338 人查看了此信息

    • 青嵘科技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并将新技术融入到自己产的品中。

      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F.W.赫歇耳发现了红外线。

      我国已经开展了从单元、线列到红外焦平面的探测器研究工作。产品已覆盖1μm-3μm、3m-5μm和8μm-14μm三个大气窗。

      随着红外探测器从第一代主要是以单元、多元器件进行光机串/并扫描成像到目前第四代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相关技术和与此相应的红外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红外材料、光学元件加工与镀膜、制冷器、前放、专用信号读出处理电路、图像处理、系统设计、系统检测、仿真与试验技术等,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究生产体系。



        从第一代红外探测器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按照其特点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1970s-80s)主要是以单元、多元器件进行光机串/并扫描成像;
        第二代,(1990s-2000s)是以4×288为代表的扫描型焦平面;
        第三代,是凝视型焦平面;目前正在发展的可称为;
        第四代,以大面阵、高分辨力、多波段、智能灵巧型系统级芯片为主要特点,具有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功能,甚至具备单片多波段融合探测与识别能力。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陆续开始了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研制。尽管国内的第二代、第三代红外焦平面技术在材料、器件工艺、读出电路、杜瓦和致冷等方面取得一些进展,完成了少数器件的研制,但还有许多关键技术还没有完全突破,可靠性、工程化、通用化与标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第四代产品还刚开始进行技术突破,到目前为止,只有为数很少的工程化产品提供军方使用。目前实现批量生产的焦平面探测器组件相当于西方国家较早一段时期的水平。红外探测器技术总体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